半岛体育-好消息!郑智正式现身考察王钰栋,未来或提拔他
互联网最前线微信公众号:ydhlw00
互联网最前沿动态,深度分析、内幕小道,最值得关注的互联网资讯平台!
本文授权转自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
作者: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
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,禁止私自转载,如需转载,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。
在很多人印象中,格力等于董明珠,董明珠等于格力,但其实,在董明珠身后还站着一个人——朱江洪。好消息!郑智正式现身考察王钰栋,未来或提拔他他一手创办了格力,并将它带到千亿级别,然后悄然离去。
少说空话,多干实事
朱江洪1945年出生在珠海,华南工学院毕业后,本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,却遇上“文革”,被“发配”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,当了一名工人。
巨大的落差没有击倒朱江洪,反而让他越挫越勇。在那个远离家乡的边陲小镇,朱江洪发扬“工科男”的实干精神,任劳任怨,勤习各种机床的操作,用娴熟的技能换来职位的不断升迁,从质检工到技术员,再到技术科副科长。
“少说空话,多干实事。”朱江洪的这句人生格言,让他做起事来很较真,哪怕有时候会得罪人,也一应坚持到底。
1982年,厂里进行民主选举,朱江洪以全票当选厂长。
上任后,他第一件事就是整顿纪律。有人仗着老爹是党委副书记,偷摘厂内种植的芒果,朱江洪毫不手软,按规定作了处罚。
还有人连续旷工20多天,朱江洪果断将其开除。事后才知道,其舅是百色地委副书记。面对前来“理论”的人,朱江洪义正言辞:再闹就把这事捅到自治区去!
整风过后,工厂秩序一片井然。朱江洪带领大家做产品、搞销售,不出几年就把一个山区小厂变成广西先进企业。
+
1988年,正当企业红火时,朱江洪却突然辞职回老家。当地领导再三挽留,许之以“官爵”,但朱江洪对当官没兴趣,他更喜欢埋头干企业。
回珠海后,朱江洪出任冠雄塑胶厂总经理,那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小厂,隶属于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。去之前,朋友就提醒他:“这种烂厂你也敢去好消息!郑智正式现身考察王钰栋,未来或提拔他?”
朱江洪不信邪,通过调研,他发现该厂曾有过一段辉煌,后因管理混乱,加上得罪了一大客户,才衰败至此。
于是,他放下面子,主动登门拜访,给之前的大客户道歉。对方见他言辞恳恳,答应再给冠雄一次机会。
朱江洪喜出望外,回来后开足马力生产。可没过多久,他就发现厂里账上没钱了。找银行借钱,还没说几句,就被对方噎回来:“你还敢来借钱?好消息!郑智正式现身考察王钰栋,未来或提拔他我半岛体育正准备起诉你们!”冠雄之前欠银行一屁股债。
最后,农行救了他一命。不知是吃了豹子胆,还是有先见之明,对方在朱江洪的苦劝下,竟答应贷给他20万!
有了钱,有了销路,冠雄总算走上正轨。但朱江洪还不放心,作为一家塑料加工厂,没有自己完整的产品,始终是他心中的隐痛。
他四处调研,最后发现,电风扇这东西销量大,结构简单,大部分是塑料件,冠雄也可以做。于是,命人买来设备,组建了简易的生产线。
很快,第一批电风扇就应运而生,销量也不错,卖到了全国。在电风扇的拉动下,冠雄第二年就扭亏为盈,赚了400多万。
眼看产品火了,朱江洪找来几个人,苦想半天,给它取了个名字。当兴奋中的朱江洪大笔一挥,写下“格力”两字时,他不会想到,这两个字日后会值千亿。
+
质量宪兵队长
1991年,当冠雄乘风破浪时,总公司旗下另一企业——生产空调的海利,却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。上头决定,将冠雄和海利合并,成立格力电器,由朱江洪出任总经理。
当时的海利,只有一条落后十年的生产线,年产能2万台,与风头正劲的春兰、华宝不可同日而语。由于缺管理、缺设备,质量也不咋地。
有一次,空调因为焊接不结实,运到客户那里时,里面的铜管断了一大半,把对方气个半死。朱江洪知道,再这样下去,只有死路一条。
他当即宣布,停产整顿。
结果,一堆人跳出来反对。朱江洪不为所动,针对有人重产量、轻质量的思想,他毫不客气地说:“产品质量不好,等于谋财害命!”
接下来,朱江洪发动群众,深挖质量问题,有多少挖多少,不得隐瞒,一共挖出400多条。然后,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,哪些属设计,哪些属工艺……限期整改。
为了落实整顿措施,朱江洪还成立“质量宪兵队”,自己亲任队长,一抓到底。
+
经过多次整顿,格力空调的质量得到很大提升,销售也明显好转。但很多细节问题依旧隐藏在死角,随时都可能被引爆。
1994年,格力第一次打入欧洲市场。朱江洪春风得意去访问,原以为会听到客户的赞誉,没想到刚见面,就被对方臭骂一顿:你们的空调噪音太大,像拖拉机一样!
朱江洪赶紧叫人拆开来看,发现里面有一条细长的海绵没粘牢,开机时搅在风叶上,发出巨大的轰鸣声。
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朱江洪意识到,抓质量必须从小事做起。从欧洲回来后,他颁布了总经理十二条禁令,针对生产中容易忽视的问题,为所有人划出红线。
禁令一出,大部分人都小心翼翼,但还是有个别人心存侥幸,麻痹大意。朱江洪不顾情面,一连开除五名员工。这下,所有人都老实了,打起十二分精神把产品做好。
有人不明白,平时很温和的朱江洪,为何变得心狠手辣。他说:“对质量不负责行为的仁慈,就是对消费者的残忍。”
一外企老总向他讨教质量管理经验,他给对方支招:“左手拿鞭子,右手拿刀子。”
厂里的漏洞堵上了,供应商还在捅娄子。1995年,当格力空调卖得火热时,一批产品出现死机现象,一查才知道,有厂家提供的电容不合格。
怎么办?朱江洪想到最笨,也是最花钱的办法——成立筛选分厂,对来料进行全检!不合格的,一律退回。当时空调不愁销路,很多人笑话格力,但朱江洪一直坚持。
“让消费者觉得买格力的产品就是买放心、买舒心。”朱江洪一直把这句话放嘴边,他给格力定下最严格的标准,比国际标准还高。
空调噪音的国际标准是低于42分贝,格力的标准是低于20分贝。当别人的室外机用几年就锈迹斑斑时,格力不惜血本,改用镀锌板,多年后还跟新的一样。
质量好了,口碑和销量也噌噌往上涨。1996年,格力超越春兰成为国内销量冠军。
技术是第一位的!
技术和销售,到底哪个更重要?这在很多企业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。但在朱江洪那里,答案很简单:技术是第一位的!
朱江洪常说:“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,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。”在他看来,一个企业可以没钱、没厂房,但不能没技术。
这种对技术的偏执深刻改变了格力。在他执掌期间,格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建成全球最大的空调研发中心,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,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但在格力早期,画风却完全不同。那时的格力跟其他企业一样,销售是老大。当普通人拿一两万的年薪时,销售已是十万、几十万的高薪。
这让搞技术的人很不淡定,他们纷纷找到朱江洪,要求转岗,包括很多骨干。朱江洪心想,这可不成,销售虽然重要,但产品才是企业的根本。
于是,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:大幅调低销售提成比例!这在当时可是捅了马蜂窝。很快就有大批销售跳槽到中山汇丰空调,并扬言三年内打败格力。
朱江洪陷入了迷惘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,他决定坚持到底,“我就不信,好的产品会没有人要。”
事后证明,他是对的。调整销售提成后,技术人员不再东想西想,而是安心搞科研、搞产品,为格力夯实家底。几年后,格力岿然不动,汇丰空调已化作尘埃。
+
真正让格力走上技术路线的,是朱江洪的一次尴尬经历。
2001年,重庆福特汽车采购一百多套多联机空调,格力中标后却没有这一技术,只好从三菱购买,然后换个包装交货。这笔生意不但没赚到钱,反而赔了几十万。
这让朱江洪很痛心,他立刻带上几个人到日本买技术。去之前,他想得很天真,一亿不行两亿,两亿不行三亿,买不到全套,买散件也行。
但人家根本不待见他,“你想买?怎么可能?我们研究了16年!”结果,连散件都没买到。
朱江洪大受刺激,都是因为没技术,才受此奇耻大辱。回国后,他召集技术人员,给他们下达死任务,必须研制出该技术,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
结果,技术人员克服困难,不到一年就研制出“一拖四”多联机。尝到甜头的格力继续加码投入,又搞出一拖六、一拖八。
几年后,三家日本企业反过来跑格力求购技术,被朱江洪霸气回绝!
离心机一直是美国人的天下,朱江洪不服气,投重金研制,最终打破对方的垄断。得知此消息,美国一企业很震惊,连日开会商讨对策。
在技术的推动下,格力从过去的小跟班一跃成为引领者,拥有低频控制、超高效定速压缩机、离心式冷水机等三大核心科技,并在2005年登顶全球销量冠军。
格力模式
提格力,就不得不说说它的销售模式。
在外界看来,格力对经销商的掌控,以及自建渠道的模式,都来自董明珠的贡献。其实,这背后离不开朱江洪的支持。
当年为格力奠定行业霸主地位的“返利补贴”政策,就出自朱江洪之手。
1996年夏天,天气凉爽,空调不好卖,商家个个愁眉苦脸。格力的日子也不好过,供应商天天上门催款,朱江洪心情沉重,每天苦思良策。
但他心里想的不是格力,而是商家。为了帮他们走出困境,朱江洪决定:按提货额的2%给商家返款。这意味着,公司要拿出1亿资金,相当于一年的净利润!
商家听了无不欢欣鼓舞。难关过后,他们投桃报李,成为格力的铁杆粉丝,拼命卖格力空调。这一年,格力弯道超车,成为国内空调业老大。
+
在维护经销商利益这件事上,董明珠和朱江洪有着高度共识。当年董明珠单枪匹马,在安徽拿下1600万销售额时,朱江洪就开始关注这个销售新兵。
他发现,董明珠和其他销售不一样,不但敢闯敢拼,还很有想法,主张与经销商建立稳固、诚信的合作关系。这一点和他不谋而合。
很快,他就将董明珠调回总部,负责销售。1997年,董明珠在考察中发现,武汉当地经销商为争夺利益自相残杀,建议总部组建统一的销售公司,朱江洪予以批准。
这一招立竿见影,避免了经销商的相互杀价,并在全国得到推广。
2004年,国美电器未经同意,擅自下调格力空调售价。这一举动惹恼了朱江洪和董明珠,格力一向维持稳定、统一的价格体系,很少参与低价竞争。
“我们意见一致,不能为了国美,牺牲99%的经销商。”朱江洪说。
最终,格力宣布,退出国美卖场!不少学者悲观地预言:离开大卖场,格力必死。
但格力不但没死,反而通过发展专卖店的方式,把空调卖到了全国城乡各地,到2012年销售额突破千亿,让看衰格力的言论不攻自破。
“朱董配”
格力的成功,让外界看到了“朱董配”的威力,同时也很好奇,这两个性格差异很大的人是如何做到珠联璧合的?
朱江洪低调,不愿在经销商和媒体前抛头露面,他更喜欢待在工厂,和技术人员一起并肩作战,以至珠江当地人都对他不熟悉,甚至有人误以为他只是傀儡。
为人处世上,朱江洪宽厚、包容,做事喜欢征求意见,对员工很和蔼(只在纪律和质量问题上“冷酷无情”),路上遇到快迟到的员工,也会把他们叫到自己车上。
与之相反,董明珠高调强势,经常扮演“叫板者”的角色。她斗国美,自建渠道;战大金,强势拿下控股权……被媒体称为“霸道女总裁”,所到之处,“寸草不生”。
+
性格上的差异,让两人免不了争吵。“即使在副总们面前,我们也吵。主要是为了一些大的决策,有些人事任免问题,我们也吵得一塌糊涂。”朱江洪说。
但争吵仅限于对事不对人。过后,一切又恢复正常,毕竟两人都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人,知道对方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。
据说,格力的竞争对手私底下天天盼着这两人吵架,不和,或者有人离开。但他们期望的局面直到朱江洪退休也未出现。
从两人的关系来看,朱江洪非常欣赏董明珠的能力,一手将她提拔上来,从业务员到大区经理,再到总裁,而董明珠也知恩图报,数次在关键时刻力挺朱江洪。
1994年,格力销售部门“集体哗变”,董明珠顶住诱惑,留了下来;2003年,在与格力集团的“父子”之争中,董明珠寻找各种途径,帮助朱江洪摆脱险境。
朱江洪对董明珠则有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担心。董明珠过生日时,朱江洪送了她一幅字画,上面写着:“献身企业忘自我,棋行天下女豪杰。”即将退休前,有人问他对董明珠有什么建议,他说:“她很犟的,我希望她多听别人的意见。”
“父子”之争
1991年,格力电器成立后,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也更名为格力集团。这件事在当时并无多大争议,却为日后的“父子”之争埋下隐患。
随着格力电器不断壮大,“格力”两字也变得越来越值钱。总公司旗下的众多子公司打着格力的招牌,不断涉足厨具、小家电等领域。
一时间,有关格力电器多元化的消息甚嚣尘上。这让朱江洪非常气愤,他不断向媒体澄清,并要求集团总部收缩格力品牌的使用,但遭到拒绝。
双方的矛盾在2003年爆发。当年底,一个署名仲大军的人在媒体上发文称“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”,暗指朱江洪侵吞国有资产。
朱江洪认为,该文严重诋毁自己的名誉,遂将对方告上法庭。事后查明,这个叫仲大军的人其实是时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同学。
虽然打赢了官司,但此事给内向、不擅“活动”的朱江洪造成极大伤害,他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,“他(格力集团董事长)是国有资产忠实的看门人,我成了侵吞者!”
那段时间,朱江洪一度很憔悴,直到一年后,才慢慢走出阴影。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,眼看年近六十,组织上已经找他谈话,暗示他做好退休准备。
朱江洪决定振作起来,为格力而战。次年,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他明确指出,要引进战略投资者,不要国有股一股独大。只可惜,他手里的牌太少。
据华商韬略(微信号:hstl8888)了解,当时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58%的股份。朱江洪的话显然刺激了对方,既然我管不了你,那就一不做二不休,卖掉你!
消息传出后,开利、大金蜂拥而至。格力电器的管理层,包括朱江洪,直到开利进驻格力电器、展开最后的尽职调查时,才得知这一消息,却也无能为力。
关键时刻,证监会的一纸文件救了格力!2005年4月,酝酿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式拉开帷幕,在首批改制名单中,1996年上市的格力电器赫然在列。
+
根据股改方案,大股东在一年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。该规定等于变相冻结了总部出售格力电器的计划。而在随后珠海国资委组织的拜访中,众多基金经理都表达了希望朱江洪留任的声音。最终,喧嚣一时的“父子”之争,以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而告终。
2006年以后,经过多次增发、减持、转让和管理层激励,格力集团所持的格力电器股份从58%降至20%以下,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多元化,不再一股独大。
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为日后“小股东”的“暴动”奠定了基础。2012年,在格力电器的董事会换届选举中,从珠海国资委空降的周少强以36.6%的得票率落选,而董明珠接过朱江洪的大权,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。
讽刺的是,一年后周少强被爆在一家豪华会所公款吃喝,一顿饭吃了七八万,仅红酒就消费12瓶,全是高档名酒。消息传出后,舆论一片哗然,周少强也被免去职务。
宿命难逃
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国企产权改革中,和朱江洪有同样遭遇的人很多,李经纬被赶出健力宝,潘宁被科龙扫地出门,郑俊怀遭受牢狱之灾……与他们相比,朱江洪算是幸运的,虽然一度面临险情,但最终涉险过关,全身而退。
但他无法避免的是,一个国企创始人的宿命:一手创办企业,含辛茹苦将它带大,最终因为股权激励上的缺失,彻底告别舞台,与自己的“孩子”几乎再无关系。
2012年5月,朱江洪在格力董事会上因任期届满,卸任董事长,从此过上退休生活。一辈子闲不住的他,担任了三个协会的顾问和会长,日子过得很充实。
当年在任上时,曾有人问他:为格力奋斗一生,只拿到1.5%的股份,亏不亏?
朱江洪说:“我从不觉得吃亏。有些干部为什么做不好,就是怕吃亏。吃一次亏,你的威信就多一点,也积了一次德。我实际上也不吃亏,从一无所有,到现在工资待遇都不错,有房有车,怎么会亏呢。”
+
从不担心吃亏的朱江洪,退休后唯一担心的是,格力在他之后会偏离技术路线,或者踩到盲目扩张的多元化雷区。但此时的格力,早就不再是他所能掌控。
据《北京商报》披露,朱江洪退休不过1个月,中国制冷学会、中国家用电器协会、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曾联合为他办了一个“朱江洪先生20载奉献、缔造传奇”颁奖仪式。当他坐飞机从珠海到北京后,格力方面没有安排任何人前去接应。
他一个人打车到了会场,抵达颁奖现场后,竟然流下了泪水。
格力,也是在那一年,销售额第一次突破了千亿。
本文授权转自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
作者: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 张静波
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(ID:hstl8888),禁止私自转载,如需转载,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。
互联网最前线
热点·干货·趣分析
微信号:ydhlw007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